5月14日下午,参加学校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全体代表展开分团讨论。各位代表充分发挥学校主人翁精神,围绕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结合两地实际,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纷纷为推进大学之治,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出真知灼见。校领导深入到各代表团,与广大代表亲切交流,认真倾听代表们的意见。
跻身大学之治新境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为新时代的“大学之治”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所实行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的特色行业型大学,华电如何顺势而动,在百舸竞发的“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征途上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谱写新时代大学之治的壮丽诗篇,代表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祝志杰代表认为,校长工作报告在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学校治理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让人印象深刻,也深受触动。直面治理层面的“大考”,学校从激活人力资源、创新机制体制、加强治理能力等方面精准施策,着力提升治理效能,一定会推动学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张德安代表认为,校长工作报告有三个特点:一是体现了学校发展战略的连续性,无论是工作要点还是战略部署,都是学校系统化推进第二次党代会谋划的整体目标。二是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报告结合当前防疫工作的总体情况、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学校目前的发展形势,工作部署注重时效性。三是体现了学校各项工作整体的协调性,包括系统的设计,人、制度、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张冬生代表认为,校长工作报告文风实在,体现了华电人踏实的工作作风;问题找得准,特别是关于创新治理体系方面存在问题的查摆,既与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相吻合,又紧密结合了学校实际,可谓顶天立地;对学校的发展建设进行了深入严谨的思考,这将极大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开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局面。
郭晓军代表认为,要加快健全华电特色制度体系,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制度。现阶段我校主要通过网上办公平台OA系统进行文件的发布,取消了原有的纸质版文件,建议针对一些重点制度、特色制度进行汇编,并通过电子平台或纸质版方式下发,便于师生在平时工作中查阅,这样有利于政策规章的衔接,可对标对表,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
针对两地一体化运行体制建设方面,孔英会代表建议,要切实考虑到两地实际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给予两地更加明确的定位和发展规划,同时可针对不同学科、院系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考虑。针对保定地区人才吸引力偏弱的情况,应明确和加强政策吸引,保障高水平教师的人才引进和对优质学生资源的吸引力。
李旸代表认为,本次教代会报告重点提出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效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保障,说明学校的工作抓到了关键点上。纪委监督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报告要求,充分利用制度建设的监督问责职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依章治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有多位代表认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大学治理能力。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充分调动信息技术的手段与方法,在远程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既保证了教学科研的有序进行,又在广大师生中提振士气、鼓舞人心。要善于总结疫情期间各项工作积累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机制体制创新,提升大学的现代化治理效能。
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
学科建设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双一流”建设大学,今年是学校“双一流”一期建设的关键之年,面临着冲刺“大考”,如何对照国家“双一流”建设指标体系,建设好“得分项目”,事关学校的未来,代表们对此深有感触,纷纷竭诚建言。
人文学院、马院、外国语学院代表团多位代表表示:根据我校的学科特点,一要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在学术评价、师资引进、职称评审等方面,实施分类评价,并给予文科人才更大的空间,使我校各学科之间的发展更加均衡。二要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三是按照“双一流”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行政服务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
安国平代表认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人文学科更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通过建设人文社科跨学科机构、创新相关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评价考核体制机制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人文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校人文学科健康协调发展。
李元诚代表结合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际建议,学院2020年要努力做好四件事:一是力争学院相关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行列。二是高标准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三是争取申报计算机一级学科博士点。四是加大对计算机学科高素质人才的引进。
苑东伟代表认为,通过对机房等硬件进行升级改造,持续改善教学办学条件。根据大专业方向对教学实验场所进行分类,为学生提供设备和相应正版软件,建设预约系统对学生开放,实现教学、实验设备的高效利用。
攀登科学研究新高峰
适应国家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应有之义。针对学校如何持续完善科研攻关组织体系,聚焦更多科研资源,构建大团队,开展大攻关,力争大成果,代表们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冼海珍代表认为,科研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服务国家需求上,2020年,学校应当通过承接国家重大项目、为企业服务、加强智库建设三个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同政府、企业的合作,为国家决策提供智库支持。
王玮代表认为,校长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健全学术评价体系,这是健全科研机制的重要一环,现在我们着力修订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就是要进一步激发研究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科研创新的生力军。
王春波代表认为,要在科研工作方面进一步推进北京校部和保定校区的一体化建设。在建设研究机构、共建实验室、科研团队等方面,充分平衡两地资源,争取让每一名教师都能从中受益。
打造课程思政新平台
出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方位构建学生、课堂、学科、文化和管理“五位一体”的思政体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工作机制和全员育人大格局,事关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特别是在疫情之下,如何构建课程思政新平台,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念兹在兹的大事,参会代表们纷纷建言。
陈海平代表认为,要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应当发挥学科优势,在教材建设上下功夫。一部好的教材,不单单是对专业知识的传承,更会对一代人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组建高水平教师团队,出版精品教材可以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谢红代表表示,此次教代会,是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特殊情况下召开的,面对复杂的形势,华电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毕业答辩、研究生复试等工作,保证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做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王建红代表认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融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促进,打造思政品牌课程;又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努力打造思政课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
赵金花代表提到,要开齐开全体育课,加强体育育人工作,进一步发挥体育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可通过统筹课程项目布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和场地的提升改造,解决目前保定校区体育课程开设中存在的班容量过大、品类单一、场地制约等问题。
与会代表还纷纷就“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制订、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壮大等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本文转载自学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