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数理学院“我与华电共奋进”交流座谈会在主楼C620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原数理系主任张希荣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校工会副主席张利,数理学院副院长赵红涛出席会议,学院2020年后入职的青年教师参加座谈。会议由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林林主持。
会议伊始,林林详细介绍了本次交流会的背景与主题。他指出,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深耕细作,张老师作为学院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在教材体系革新、精品课件研发以及学院早期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布局规划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此次邀请张老师分享历史,旨在帮助青年教师了解学院发展历史,传承优良办学传统。

“我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因为跟年轻人在一起就是跟太阳在一起,能感受到蓬勃的朝气!” 张希荣教授以一句饱含深情的话语开篇,瞬间拉近了与青年教师的距离。随后,他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围绕 “传承” 与 “发展” 两个关键词,将学院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说到“传承”,张希荣教授着重回顾了学院初创时期的精神底色与办学初心。他提到,学院建立初期,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匮乏。但即便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始终坚守使命,积极编写教材、打磨教案,只为让学生能接触到更扎实的理论知识。谈及 “发展”,张希荣教授梳理了学院从 “跟跑” 到 “并跑” 再到部分领域 “领跑” 的突破之路。他回忆,学院始终紧跟教育改革步伐,从最早的 “板书教学为主” 到后来引入多媒体课件,再到如今探索 “线上 + 线下” 混合式教学模式,每一次教学方法的革新,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认知规律与时代发展需求。他表示,现在有更先进的教学设备、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更要敢于突破传统,探索出适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育人方式。
在互动交流环节,青年教师们踊跃提问,就学科发展方向、教学方法创新等问题向张老师请教。张老师耐心解答,并勉励大家:“把学生放在心上,把教学抓在手上。”

赵红涛在总结时表示,张老师的分享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回顾,更是一份精神的传承。他希望青年教师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汲取前辈智慧,传承学院历史精神,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勇挑重担,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分享让他们深受触动,今后将以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为榜样,不忘初心、潜心育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斗志投身于工作中,推动学院的各项发展。
初审:王炜
复审:王莉
审核: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