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鼓舞广大教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中,校工会组织优秀工会工作者和讲课比赛获奖青年教师参加“永远跟党走,为校做贡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2011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获得者,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广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7月9日在校工会王玲主席的带领下我们一行32人踏上了前往广西的旅途。一路上大家友爱互助、团结一心,充分展现了华电人的风采。世界闻名的桂林山水和颇有文化底蕴的阳朔古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深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而最令我神往的则是百色起义纪念馆,这个曾经在血与火中得到锻造的名字,这个与一代伟人邓小平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不知到底是何样的风采?
一大早,我们的汽车就上了路。从车窗向外望去,两旁时而是连绵起伏的远山,平旷的原野舒展在远山的脚下;时而是莽莽苍苍的山林,蜿蜒曲折的右江在山林中静静地流淌。对于生活在首都北京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们来说,秀美的南国景色无异于画中的风景,不时地引起我们的一阵阵惊叹。一路美景欣赏过去,中午时分,当一座雄伟的丰碑蓦地进入眼帘的时候,我们知道,百色到了。
坐落在迎龙山山腰上的百色起义纪念馆,是我们此次访问百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第一站。纪念馆是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物,它的外形似蹲踞在山腰的一只巨大的蛙神,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大门上方是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百色起义纪念馆”七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显示着我们第三代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继往开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豪迈气概。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依次进入“百色风雷”、“邓小平与百色”、“革命英杰”、“建设新百色”等4个展厅参观。随着讲解员的详细解说,一幅轰轰烈烈的革命图卷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当中有的还不到二十岁。
百色起义纪念碑是一座巨大的石雕,它的外形宛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直插云霄。旗帜上端金色的“1929”数字标志着百色起义的年代。旗帜下的碑座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字迹;两侧是浮雕,南面表现的是起义军冲锋陷阵的场院景,北面是农民革命政权开会的场面,一条写着“百色起义”这段历史的说明文字。当我们回过头来,俯瞰美丽的鹅城时,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对于为了今天的美丽和安宁做出牺牲的烈士来说,无论用怎么美好的言辞来赞誉他们都不为过;而为革命奉献了无数英雄儿女的右江大地,她的人民也应该拥有一种富足的生活。
我们信步走进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这里铭记着邓小平同志的一段光辉革命历程。她座落于百色市解放街39号“粤东会馆”内。“粤东会馆”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南方古建筑。史建于康熙59年,至今有280年历史,是广西至今保存得完好,规模最宏大、最具有建筑艺术和建筑特色的古建筑。占地面积2331平方米,建筑面积2664平方米。以前、中、后厅为中轴线,两侧以相互对称的厢房和广廊、楼阁殿宇、雕梁画栋、瓷雕、木雕、石雕等各式雕塑,飞禽走兽栩栩如生,人物瓷雕场取才于古粤剧里的故事,赋予建筑极高的文化内涵。
1929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张云遗等同志发动和领导的百色起义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1977年8月17日,邓小平同志亲自为旧址题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1987年1月13日,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来参加视察旧址时挥毫题词:“百色起义的英雄业绩光照千秋。”如今,经过全面的整修,旧址已完全恢复了当年司令部的原样。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同志的办公兼住室、军部会议室、副官处、秘书处、参谋处、军医处、军部食堂、警卫营驻地等部所属各机构,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仰慕而来的观众。她以发展成为广西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的胜地,成为红色旅游的一个亮点,跻身于广西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在百色市民中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到过红七军军部旧址,等于没来过百色。”
为突出教育意义,让教职工身体力行地了解电力能源发展历史,校工会沿途还带领我们参观了百色变电站和澄碧河水电厂。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所属的500kV百色变电站是我国南方电网西电东送通道中的一个重要变电站,它与云南电网的罗平变电站相连。罗百双回线采用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大大提高了功率输送能力。
在百色变电站站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百色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接地刀闸等设备,还进入变电站主控制室参观了二次设备:监控、测量与保护装置。
澄碧河发电厂是百色的一座小型水力发电厂,目前主要供给当地负荷,而在早期则是百色市的重要电源。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电力工业发展之迅速、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高之快。
经过此次广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增添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深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对水力发电厂和百色百色变电站的参观活动,使我将理论知识能够联系实际,增加了对电力工业的认知,也必将对我今后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