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6日,在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梁光胜老师、人文学院团总支书记马冬老师以及中文教研室郑路老师的带领下,人文学院陈巍、邱小鹏、蒲志斌、马天威、许璐等五名参赛队员,以及啦啦队成员前往北京化工大学参加2011年北京市第三届人文知识竞赛的决赛。

决赛在北京化工大学科学会堂举行,下午二点半正式开始,共有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六支大学的参赛代表队进入了决赛。

比赛阶段共分为四个环节:古诗词创作,知识问答,即兴说理以及人文演绎。
在古诗词创作中,评委以“长城狂想曲”为题要求选手在15分钟内创作出一首平水韵诗词,充分考验了选手对古诗词的熟练掌握以及创作才情。选手创作期间,主持人也以“对诗”为主题与台下观众展开了互动,加上之后王步高老师精彩的读诗点诗和评分,整个环节都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古诗词创作课。
接下来是知识问答环节,共有30组题,分为10个必答题和20个抢答题。在回答过程中,充分展示了选手们的广阔的知识面和灵活的反应速度,虽然当中因为抢答器故障耽误些许时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汲取知识拓展眼界。

即兴说理则让我们看到了选手机智善辩的一面,选手就抽到的辩题进行即兴的演说,其内容有的是关于社会热点,有的是哲学家思维辨析,还有的是英文作品赏析,内容各异,而选手们都自信从容,引经据典,充分论证。我校选手马天威同学从容不迫,就抽到的“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视角,谈谈对于‘轴心时代’的理解”的辩题展开充分论证,展示了十足的辩手风采。
最后的人文演绎则是考验选手综合素质的环节,每个参赛队要进行八分钟的历史剧表演,这不仅需要好的剧本再现历史,也需要选手有足够强的人文素养去驾驭人物。有的队伍选择表演王国维之死,有的队伍选择表演昭君出塞,也有的队伍表演谭嗣同血荐。我校参赛队表演的是著名的“庄子论剑”,幽默睿智的庄子,气宇非凡的太子,忠心耿直的谏臣,都表现的活灵活现,选手们出色的表现让台下的观众都沉浸其中。
在评审们综合各队评分的同时,我们也欣赏到了精彩的才艺表演。整场比赛中,不仅选手们答题过程让我们受益匪浅,《渔舟唱晚》《姑苏行》等文艺表演也同样精彩,让人沉醉。

最后,在决赛中,我校总分取得了第四的好成绩,展现了华北电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进步,提升了华北电力大学的学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