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太极拳
发文时间: 2019-10-10
撰稿人: 电气学院分工会太极协会
开始学习杨氏太极拳两年之后,终于能将整套拳完整地打下来了。 随着对拳路的渐渐熟悉, 我对太极拳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开始慢慢领悟太极拳的奥妙所在。
其实在学练之初,并没有觉得它有多大难度。我们请来了拳术精湛的陆荣培老师来教授太极拳,况且公园里那些晨练的老人都会,我坚信自己用不了多久也能打好。开练之后才发现,自己无论怎么模仿,动作总是不像,直到去公园里和大家一起练习才发现只靠模仿根本打不好拳。 一趟拳打完,陆老师就会指出我们的一些问题,耐心细致地给大家讲解拳理拳法,在细细体会之后才逐渐意识到打不好的原因所在,也深刻认识到练拳不能松懈,太极拳是慢功夫,也是真功夫。初学者不仅要持之以恒坚持练习,还要下功夫多领悟其基本的动作要领。
首先,太极拳看似动作缓慢,但是要做到动作连绵不断,如行云流水却并非易事。在打拳的过程中,通过“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基本动作的练习,体会太极的“阴阳、虚实、刚柔、动静和开合”。这些要领,若没有陆老师的细致耐心的讲解与指导,是很难理解透彻的。陆老师从十二岁开始练拳,至今已有63年的时间。其所带学员也有不少在天天坚持练拳。在外人看来,日复一日重复打这一套慢悠悠的拳似乎有些枯燥乏味,但你若身在其中就会慢慢体会到练拳带来的那种身心愉悦的感觉。
其次,太极拳博大精深,集技击、健身、益智和修性于一体,进能攻,退能守,且老少皆宜。“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练习太极拳,不仅让自己对太极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自己发现了平时锻炼身体时的一些误区。有不少人可能会认为只要活动四肢和身体就会对健康有好处,却不知动作若与人体骨骼结构相背则会有损关节。有些练习者会因动作不当而引起身体不适(尤其是膝盖痛)而不得不停止打拳。个人的体会是初学时一定要和拳友们多交流,自己是不会发现自己的动作不规范的。在其它的一些体育运动健身项目中,很少有像太极拳友们这样交流技艺的,在练拳的同时大家也会收获友谊。在群体中,总会有高手!
以上只是我对太极的粗浅认识,功夫不负有心人,衷心希望电气学院太极协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