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1点30分,人文学院、政教部2013年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教三A208举办。陈建国、赵旭光、蔡恒、张勤、郑路五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比赛。
担任本次比赛的教师评委有人文学院院长、政教部主任苑英科,人文学院副院长方仲炳,政教部副主任王建永,人文政教党总支副书记王硕,法学教研室王学棉、陈维春,公共管理教研室张绪刚、姚建平,广告教研室陈波,中文教研室周静,政教部郭正秋老师。来自四名不同专业的学生代表,则作为学生评委参加。全体人文学院、政教部的其他教师也到场观摩。

按照抽签顺序,公共管理教研室陈建国老师首先进行讲课。陈老师围绕“社区治理政策的选择”展开课程,从理论上讲述了“产权结构”“产品属性”“社群属性”的含义及其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关系,富有理论性与学术性,朱晓红老师给予了简单而中肯的点评。随后走上讲台的是法律科学教研室赵旭光老师。赵老师用“沈阳穆马大案”引出课堂的主题“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之程序正义”。然后,赵老师深入剖析“刘涌案”,用事实来论述“程序正义”的内涵,增添课堂的活力。讲课完毕,苑英科院长对赵老师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予以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
同样是法律科学教研室的蔡恒老师与赵旭光老师的教学风格截然不同。作为第三个参赛老师,蔡老师将ppt与板书相结合,从理论与例子讲述“善意取得制度价值”的内容。条理清晰,深入简出。接着,王学棉老师给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以完善蔡老师的教学。作为唯一的一位女性教师,广告教研室张勤老师的课程明显富有女性的特点。张老师通过生活实例与简短的视频讲述具体阐释了“传播类型”中的“人内传播”。展示完毕,王伟老师进行剪短而有深度的点评。第五位参赛老师是汉语言文学教研室的郑路老师。他带来的是“汉字结构分析”。当他分析汉字的构成来源时激发了在场老师的极大兴趣,让老师们领略汉字的魅力,赞叹汉字的神奇。而后,周静老师对此也提出了一些见解。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蔡恒老师拔得头筹,获得一等奖和最佳课件奖及最佳教案奖,并将代表人文学院和思政部参加4月份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赵旭光老师获得了二等奖,陈建国、张勤和郑路老师获得优秀奖。
通过此次比赛,加强了教师间的学习交流,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进。